“3月14日,深圳開始封城,居家的這段時間,逃離深圳的沖動越發強烈。”80后汽修人葉春說到。
據葉春介紹,自己和老公經營汽修生意已有8年之久,門店位于深圳龍崗華南城附近,面積300多㎡,以精修業務為主。
至于逃離的緣由,她認為一部分原因是疫情影響,因為生意在2019年后,一年不如一年;但更大的原因還是歸結于一線城市汽車后市場的周期性變化,對夫妻店的經營帶來了巨大挑戰。盡管夫妻店經營更靈活,但是抗風險能力相對也更弱。
眾所周知,逃離“北上廣深”是近幾年比較熱的話題。一線大城市面臨巨大的壓力和與之不匹配的生存狀態,讓許多人發現再怎么努力,都無法在這個城市真正扎根下來,于是他們開始逃離。
葉春的想法代表的是一類人,三四五線城市成為最后寄托。
只是,在競爭加劇、生意慘淡的行業大背景下,不論是逃離還是堅守,對每一位汽修人都是影響深遠的考驗。
一線夫妻店的現狀
和大多數修理廠老板一樣,葉春無比懷念2019年前的汽車后市場。
“在疫情爆發之前,門店生意還算過得去。精修業務每月營收額約20萬,洗美業務月營收2萬,比較穩定。”
葉春表示,自2020年開始,生意越來越難做。以5月為例,2020年5月營收低于2019年,而2021年的營收同比2020年還要下滑30%,一年不如一年。
在進場臺次與利潤雙雙下滑的巨大壓力下,葉春斟酌再三,于2020年加入了某子養車平臺。在簽約時,該平臺承諾每月推送10萬的維修量,這對葉春來說是雪中送炭。
只可惜,葉春很快就被現實“打臉”:本以為背靠大樹好乘涼,誰知這棵大樹自身也處在震蕩調整期。
“加盟一年,每月實際給到的業務量只有1萬左右,但每月繳納的管理費、品牌使用費總計5500元,算上大師傅的人工成本,是純虧的生意。本以為慢慢會好起來,結果一年下來沒什么變化。”
2021年10月,失望的葉春與該養車平臺解約。
這段不盡如人意的合作,也讓葉春堅定了堅持自營想法,“背靠大樹,不如自己慢慢長成大樹”。
但熬過了2021年的葉春萬萬沒想到,2022年疫情卷土重來,深圳按下暫停鍵,也讓葉春對生活現狀進行了反思。
“沒有生意的時候,想的問題就多了。我發現2021年辛辛苦苦忙了一年,賬上居然沒見到錢。每天起早摸黑,家里老人的關懷、小孩的成長全都落下了,一無所知。”
葉春感嘆道,其實人這一輩子,沒多少個光景,不能陪伴孩子成長、老人晚年生活是不孝順,也是對孩子的不負責。當哪天自己覺得錢賺夠了,回頭再看父母孩子,這種后悔是錢彌補不了的。
“一年下來也就賺個20大幾萬,比打工強一點點,畢竟我們這個年紀再去打工沒人要,更何況做過老板,同行也不愿意接手。”葉春補充道。
在她的規劃里,離開深圳,就去周邊的惠州或中山,或者換個行業重來。
更深的焦慮
讓葉春身心俱疲的不只是疫情,還有一線城市汽車后市場的周期性變化所帶來的焦慮。
首先是大連鎖大平臺密集布局對夫妻店的沖擊。據統計,幾大平臺在深圳的網點共計超過210家,再算上廣東本土區域連鎖的布局,深圳的汽服連鎖店數量在全國排名也是靠前的。
隨著大連鎖、大平臺以及區域連鎖在一線城市之間的博弈常態化,用戶爭奪戰亦是愈演愈烈,這勢必會擠壓單體店的生存空間。
一方面連鎖密布,倒逼夫妻店不得不進行門店升級,進一步抬高了區域內房租和經營成本;另一方面拉高了區域內技師工資,使得夫妻店的用工成本高漲。
葉春稱之為在夾縫中求生存。她也考慮過轉型,但是從精修業務轉型快修快保的難度比較大,一是員工成本結構不支持這樣的轉型;二是連鎖已經搶占了大部分維保份額。
其次是新能源車的沖擊帶來的壓迫感最為強烈。有數據顯示,2022年第一季度,深圳以3.8萬輛新能源車銷量位居全國第二;以47.5%的滲透率位居全國第一。
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快速增長,為汽車后市場帶來新風口。但對于普通夫妻老婆店來說,想吃到這波紅利并不容易,需要在設備、人才及技術方面都有沉淀。更關鍵的是,拿到新能源車企的品牌授權并不容易。
最后是一線城市的房租成本、員工成本及合規成本高企,成為壓垮眾多汽修店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“5年前,人工成本20%以內,房租成本10%以內,毛利60-65%。因為之前沒什么合規成本,有30%左右的空間,怎么玩都有20%純利。但是現在不一樣了,合規成本越來越高。”杭州某連鎖企業負責人說到。
在他看來,現在三四五線城市的后市場就是5年前的一二線城市狀況,活得相對滋潤些,自然也會吸引一線城市從業者返鄉置業扎根。
是留是走都不易
看起來前景廣闊的汽車后市場,在疫情推動下,加速了洗牌。
而一線城市因為人口密集,受這波疫情的影響最為深重,疊加互聯網平臺、新能源車等因素影響,確實會讓日子本就過得不輕松的夫妻店,產生了逃離的想法。
有人已經萌生退意,有人選擇改行,也有人在潮水褪去后或將就此擱淺。只是,汽車后歷劫,對于任何一個從業者都是極大的考驗,沒有人可以獨善其身。
當然,我們也發現各行各業都存在這樣的現象:當行業不好干時,總有人離開,也總有人能夠賺到錢。
對于身處一線城市的夫妻店來說,是逃離,還是堅守,答案并不容易給出。畢竟,流量焦慮、成本焦慮、管理焦慮等并不會因為在哪個城市就會出現太大改變。
一位行業人士則表示,逃離大城市的決定,不能只看外在環境的變化,也要綜合考慮個人能力,否則進入下沉市場競爭,也未必能夠立于不敗之地。而留下來堅守的門店,在無法改變外在環境的時候,也要積極開展自救,練內功,靜待洗牌后的機遇。
葉春在猶豫了很久之后,最終下定決心堅守深圳。
據她分享,隨著5月份疫情好轉,門店生意爆增,利潤情況已經明顯好于同期。
眼下,她正在忙于招人,3名機修中工和2名小工,目的在于優化成本結構。其次,她老公已經參加了新能源維修培訓班,為日后對接新能源車業務做鋪墊;同時,強化精修優勢,并做好老客戶的維護。
忙于生意之外,葉春也正在為考取中級職稱而努力,目的是申請落戶,因為落戶后小孩可以在本地讀公立學校,將來考高中時要比民辦更有優勢。
“80后挺不容易的,都是為了下一代,再忍忍吧。”
作者丨流意
來源|AC汽車